近日,海安市医疗保障局将一起薅医保基金“羊毛”案的被告人查某移交给海安市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提起公诉。
2016年1月,查某的奶奶李某不幸确诊骨髓纤维化疾病,每月需购买3盒磷酸芦可替尼片用于治疗,均价为8000元/盒。2021年7月,该药纳入医保特药管理,价格降至3225元/盒。查某立即为奶奶办理了特药待遇证明,享受“灵魂砍价”的福利,每盒仅需自付30%,医保基金报支70%。
2022年4月2日,李奶奶因交通事故去世。查某整理遗物时,发现医保卡和特药待遇证明,萌发了倒卖特药牟利的念头。两日后,查某在海安市某医院以李某名义挂号就诊,持李奶奶医保卡、特药待遇证明代开3盒磷酸芦可替尼片,后将药品倒卖给他人,造成国家医保基金损失6772.5元。同年9月14日,海安市医保局发现李某已死亡但医保卡未停用,遂将线索移送公安局立案侦查。
今年1月,海安市医保局将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经审查认为,查某收入稳定,不存在生活所迫、治病急需等情节,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医保基金财物,数额较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医保诈骗无小案,医保基金没有一分是多余的,赃款必须颗粒归仓,凡案必复盘。”海安市医疗保障局与海安市检察院在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中形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