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医疗保障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结合医疗保障工作,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法治监督、开展普法宣传,全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创新突破,为我市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全力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部署等内容,通过党组会、办公会、局务会和专题考试等形式开展学习,提升全员特别是领导班子的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全年,中心组领导干部集体学法5次,局长办公会全年组织法治学习16次,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体现到医保法治建设的全过程。二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制发《2024年医疗保障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全面推进医保部门法治建设。
(二)加强法治制度建设,健全依法行政工作制度体系。一是完善法治基础建设。启动《南通市医疗保障办法》制定工作,用好司法局、人大法工委等立法专家“外脑”和智库作用,开展合法性、公平性竞争审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进一步明确属地政府和部门协同管理责任、参保人员范围、退休人员缴费年限等内容,为全市医疗保障工作提供制度遵循。二是优化法治审查制度。印发《南通市医疗保障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集体审议工作制度》,落实政策文件、措施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开展合法性审查38件、公平竞争审查25件,确保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和规章相一致。将法治审查作为采购合同签订的前置条件,全年审查合同32份,有效防范、规范逾期交付责任、权利归属约定等法律风险。三是率先出台核查工作规程。加强规则的完善制定,全国率先出台《医疗保险核查工作规程》,找准核查工作的关键点、切入点、发力点,完善编制经办机构操作规范和内控制,不断提升医保核查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法治化水平。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一是推进规范行政执法工作。制定2024年度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计划,落实行政执法决定集体审议机制,通过制度引领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程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做到执法有目标、有依据、有监督。二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邀请司法局专家对全市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年度法律法规和业务能力培训,落实16名新增执法人员申领执法证,加强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全市选派51人次执法、业务骨干参加国家、省级飞行检查、专项检查、市委巡察工作,提高了执法干部的实战能力。建立基金监管协查员机制,全年40余人次参与日常稽核、专项检查,通过以查代训、岗位练兵,提升监管队伍水平。三是加强行政执法案卷核查水平。严格落实国家行政处罚法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机制,开展全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四类7项薄弱环节即查即改,推动监管执法规范化,2卷案卷获评全省“十佳案卷”。
(四)强化诉源治理,完善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一是提升矛盾排查疏导能力。贯彻实施《信访工作条例》,规范信访答复,抓好源头预防,定期研判分析医保领域风险隐患,累计排查风险线索16条。畅通群众医疗保障权益的反馈渠道,形成“医保+信访、医保+网信、医保+12345”双向赋能、多向联动,全年处理转办件超2万件,满意率稳定在99%以上。二是提升行政诉讼应诉水平。积极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全面接受司法监督,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全年推动3件行政复议、2件行政诉讼规范办理,实现行政诉讼“零败诉”。三是有效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充分用好法律顾问制度,积极参与政策制定38件、信访办理10项、复议诉讼5起,有效规避防范法律风险50余个。
(五)加大监督制约力度,全方位构建基金监督机制。一是聚焦重点领域专项打击。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开展打击欺诈骗保“百日行动”,聚焦住院管理、重症医学领域、“双通道”药品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提级查办举报投诉56件,全市追回医保基金及处违约金、行政罚款等合计1.19亿元,持续保持基金监管高压态势。在“南通崇法报”上开设专栏,曝光违规使用医保基金典型案例14个,引导广大参保群众以案为鉴。二是齐抓共管部门联防联控。完善基金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新增纪委监委、法院、检察院、人社、药监等5部门,优化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部门职责,确定数据共享、教育联办等5大类12项重点任务。常态化推进部门联查综合监管,加大向公安、纪检监察等部门线索移送力度,移交司法案件11件、纪委监委64件、卫健委23件。三是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举办“医保体验”交流活动3场,听取代表、委员、医保体验员意见建议,承办人大建议25件,政协提案26件,按时签收率、答复率、满意率100%,市政协提案办理融合监督评议活动获高度肯定。选聘社会监督员134名,处理举报56条,进一步强化多渠道法治监督。
(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促进医保政策全覆盖。一是畅通“云宣传”普法渠道。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微信公众号开设政策咨询专栏,注重政策的互动性,通过微信公众号后台、部门信箱回复群众600余次,公众号粉丝数达30万人。上线医保基金反欺诈宣教线上“云基地”,上线以来累计访问量达8.74万人次,实现医保政策“指尖端”直接获取。二是依托“新载体”普法形式。建成全省首家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基金监管安全宣教基地,全省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启动仪式在我市举行,推动形成立体多样的基金监管宣传矩阵。依托司法局“法治号”地铁列车公共普法平台,加强医保政策宣传,让来往乘客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文化、增强法治素养。三是汇聚“全社会”普法合力。组织全市参与制作基金监管宣传海报25幅,5幅作品入选全国打击欺诈骗保宣传画,位居全省首位。与市委网信办、大数据局等部门资源共享,联合做好“跨界”宣传,每年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巡访团代表、社会监督员等参与“公众开放日”活动,有效提升政策宣传覆盖面。
二、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责任,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部门法治建设,切实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发挥“关键少数”带头作用,谋划部署全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动党中央和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落细落实落地。
党政主要负责人始终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切实担负起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部署安排南通市医疗保障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重要事项,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法制机构组织实施,各部门齐抓推进。坚持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通过定期召开法治建设专题会,专题研究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专项整治行动、医疗保障依法行政工作等重大问题,坚持重大行政决策事前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提高行政决策质量,提升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坚持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对审批服务和执法过程中反馈和收集的普法需求,进行分析研判,专门划拨学法用法经费用于授课培训、订购教材和普法宣传,在法治经费上给予充分保障。坚持重要任务亲自督办,针对《医疗保障办法》规范性文件制定等工作亲自督查推动落地落实,切实推动医保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存在不足和原因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我局法治政府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干部职工法治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法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进一步增强。
四、下一年度计划安排
一是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机关干部学法、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培训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依法行政知识培训,进一步加强对医保领域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学习和培训,扎实推进行机关人员政执法能力得到新提升。
二是强化医保法治队伍建设。坚持法治用人导向,强化法治建设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配齐配强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人员,通过培训、研讨、交流等方式开展业务学习和实务培训,全面提升审查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是持续抓好普法宣传工作。积极履行普法职责,充分依托地铁沿线广范围覆盖的法治宣传阵地,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同步做好宣传解读,提高医保政策的社会知晓度,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